6 月 30 日消息,據美通社報道,一支國際科學家團隊在糖尿病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利用創新型生物墨水,結合 3D 打印技術制造出具有功能的人類胰島細胞。這項技術已在 2025 年歐洲器官移植醫學會國際大會(ESOT Congress 2025)上正式公布,有望為 I 型糖尿病患者帶來更高效、創傷更小的全新治療方案。
據介紹,這項科研突破的關鍵在于,研究團隊成功采用由海藻酸鹽和去細胞化人類胰臟組織制成的專用生物墨水,通過 3D 打印技術打印出人類胰島組織(IT之家注:即位于胰臟內部、負責分泌胰島素的細胞群組織)。這項技術打印出的胰島結構穩定、密度高,能夠在體外存活并保持功能長達三周,在此期間持續對葡萄糖產生顯著的胰島素反應,展現出未來用于臨床治療的巨大潛力。
IT之家獲悉,傳統胰島移植一般需要將細胞注入肝臟,但該過程往往會導致大量細胞流失,且長期療效有限。相比之下,3D 打印的胰島設計為可植入皮下,只需局部麻醉和微小切口即可完成操作,過程更簡單、創傷更小。這種微創方式有望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舒適的治療選擇。
首席研究員 Quentin Perrier 博士表示,他們的目標是重建胰臟的天然微環境,讓移植的細胞能夠更好地存活并發揮功能。為此,團隊開發了一種模擬胰臟支撐結構的特制生物墨水,能為胰島提供所需的氧氣和營養,令其保持活力。
據悉,相應 3D 打印結構采用多孔設計,能夠有效增強氧氣和營養向胰島細胞的輸送。這一設計不僅有助于維持細胞健康,還能促進血管新生,這兩方面對移植后細胞的長期存活和功能發揮都至關重要。
研究報告顯示,這些 3D 打印的胰島細胞狀態良好且持續活躍,存活率超過 90%,與傳統胰島制劑相比,相應細胞組織對葡萄糖的反應更敏銳,能在血糖升高時釋放出更多胰島素。在打印完成 21 天后,這些胰島仍展現出強大的血糖感知和應答能力,顯示出在體內移植后良好的運作潛力。同時,這些結構在整個觀察期保持完整,沒有出現結塊或崩解,成功克服了傳統方法常見的技術難題。
標簽: 3D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