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天頻發、陰雨不斷,最近南方空氣中的濕度居高不下。看似滋潤萬物的潮濕環境,實際上卻是家電的一大“隱形殺手”——空調容易發霉、電視線路容易氧化、冰箱里掛滿冷凝水,甚至連智能門鎖也有可能因受潮而“罷工”。
那么,具體有哪些家電最容易在這種濕度爆表的天氣里“中招”?我們又該如何做到有的放矢,幫家電們安然度過這波“潮”考?以下一一為你拆解。
潮濕天氣下哪些家電容易“中招”?
1、空調
空調是我們最依賴的一種家電,尤其是在南方潮濕又悶熱的時節。空調長時工作時,會不斷從空中抽出濕氣,形成冷凝。這種陰暗且潮濕的內機為細菌和霉菌提供了滋生條件,容易產生異味,甚至吹出攜帶細菌的空調風,致使制冷效率下降,同時對家人的呼吸道健康產生風險。
2、電視
電視屬于電子元件高度集中的產品,線路板對濕氣非常敏感。若屋內長時濕度偏大,線路板容易發生氧化,輕則出現“花屏”、“黑屏”等故障,重則徹底報廢。而且,現代智能電視通常有很多插口(USB、HDMI)和遙控器按鍵,與空氣高度接觸,更容易滲入潮氣。
3、冰箱
冰箱內冷藏區域溫度低,與屋內溫差大時,會形成冷凝掛水。這種潮濕為細菌和霉滋生提供了條件,導致食品更容易變質,異味增加,甚至對冰箱制冷效率產生負面影響。而且,冷凝區域若長時不清理,會滋生異味和細菌,降低儲鮮效果。
4、智能門鎖
智能門鎖內置線路板和電子元件,一旦潮氣滲入,會發生線路氧化,導致按鍵失靈、指紋無法采集甚至完全“罷工”,給日常出入帶來不便。這種風險在南方一直存在,尤其是在獨棟住宅和靠近大門區域,一旦失靈,就要面臨有家進不去的困境。
5、掃地機器人
現代掃地機器人依賴傳感器進行路徑規劃,同時依賴充電座為自己充電。若傳感器表面積有水珠,會干擾路徑規劃,充電座若發生金屬氧化,會導致充電失敗。這種由濕氣導致的小問題若不及時處理,會不斷惡化,甚至徹底損毀機器人內部元件。
如何減少家電的損傷?
知道了“風險區域”后,我們完全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地減少它們所受的損傷,保持它們的穩定工作。
1、控制濕度,保持干燥
最根本的一招就是降低屋內整體濕度。可以適時地打開空調抽濕模式,或者準備一臺除濕機,保持屋內濕度穩定在60%以下。這么做可以顯著減少冷凝和線路板氧化的風險。
除此之外,適時地開窗透氣(屋外濕度低時)、使用干燥劑(如活性炭干燥盒)也是不錯的輔助方式。這種由內而外的干燥措施,能讓屋內整體干燥下來,為家電營造一個適宜工作的小氣候。
2、定時清理,保持干凈
灰塵和水汽結合時,會附著在家電內部,形成黏附層,滋生細菌和霉。建議每周用干凈柔軟的干布輕輕擦干空調出風口、電視機背板、冰箱內壁和智能鎖表面,保持干燥和清潔。
對于空調,建議每隔一到三個月清理濾網,確保出風口干凈、無異味;對冰箱可以適時地整理儲物區域,清理掉滋生細菌的食品殘渣和汁液。
3、檢查線路,適時維護
可以適時檢查家電插頭、線路和插口有無氧化、松動,若發現有輕度氧化可以用干棉簽輕輕擦掉,嚴重時建議求助專業人員進行維護,避免留下安全隱患。
若家中有智能門鎖,建議可以定期檢查電池盒區域是不是有滲水,或者按鍵區域是不是有“回彈無力”等異常。
4、適量抽濕,保持干燥區域
可以為智能門鎖和充電座周圍放置干燥劑,或者準備干燥盒,保持周邊區域干燥,降低金屬接觸區域氧化的風險。這種區域性的干燥方式對減少智能產品受潮非常實用,適合南方屋內濕度大的區域。
5、定期清理傳感器
對于掃地機器人這類依賴傳感器工作的產品,建議每周用干棉簽輕輕擦干傳感器區域,保持傳感器干燥清潔,保障路徑規劃的準確性。若充電觸片有輕微氧化可以用干布輕輕擦掉,保持充電時接觸良好。
寫在最后
只要我們做到適時抽濕、保持清潔、定時檢查線路,家中的空調、電視、冰箱、智能鎖和掃地機器人都會安然度過這波“潮”考,為我們提供穩定優質的服務。
可以說做好以下幾件事,家電完全可以輕松“面對潮濕”——我們自己也能用最少的付出,換取最多的安心。